玉柱不在西安的时候,陕甘各地闹得沸沸扬扬,不可开交。>
足足闹腾了一年的时间,玉柱才巡视完陕北各地,回到了西安。>
刚一见面,李贺园就说:“回王上,绿营兵闹得太不像话了……”>
玉柱摆了摆手,说:“那些个兵痞,能做什么好事?”>
“唉,陕西的西边,少了一半的人口,真的是惨不忍睹啊。”李贺园心有不忍的发牢骚。>
玉柱深深的看了眼李贺园,非我族类,其心必异,后患无穷的道理,李师兄还是不懂啊。>
不过,不怕不懂,就怕乱插手。>
等待的这几个月,东南和中原的粮食,源源不断的运输进了陕甘各地>
这个时候,玉柱正式下令,开始西征。>
六万武装到牙齿的新军,沿着渭水水陆并进。>
大军所到之处,绿营兵都由朝廷的经制军,变成了半农半兵的屯垦兵。>
玉柱也没有亏待他们,每人分地一百亩,种子和农具免费发放。>
虽然不能回中原了,但是,分了这么多的地,绿营兵终究还是占了大实惠。>
即使一小撮绿营兵起来闹事,也很快被镇压了下去。>
玉柱带兵一路往西走,一边收拾残局。大军走走停停,看似行动异常缓慢。>
实际上,解决了西北的胡人做乱的根源问题,善莫大焉。>
大军沿着渭水抵达了甘肃的巩昌府后,三十万胡人和十万绿营兵,又变成了挖渠工。>
因为,洮水的支流东崤河,其适合通航的河段,距离渭水的最近距离,仅为五十里地而已。>
四十万人,开挖五十里的小运河,绝对是功在当代,利在千秋。>
因为,一旦挖通了洮水和渭水,从中原来的粮食,就可以在翻过潼关之后,走水路,径直抵达兰州城下。>
而且,连通了洮水和渭水之后,从西安坐船,也可以经过湟水,直接到达西宁。>
小小的五十里运河,便可连通陕西、甘肃和青海,玉柱怎么可能不挖河呢?>
而且,从兰州走水路,可以经湟水,进入水量丰富的大通河,直到西宁府西边的景阳堡。>
比较有趣的是,从景阳堡再挖一条十里的运河,便可连结大通河和野马河。>
野马河汇入黑河之后,这就意味着,大军的粮船和兵船,可以径直抵达肃州城下了。>
肃州,即今酒泉市也。>
玉柱这次非要亲征大西北,说白了,就是冲着这几条人工运河来的。>
他如果不亲自来督阵,西北的官僚们,就敢花十分的钱,只办半分的事儿。>
幸好没有废除徭役啊,不然的话,使用几十万民夫,花的银子就海了去了。>
不过,修运河,战时可以运兵运粮食运武器装备,和平时期,照样可以走商船嘛。>
商船载货量大,运输成本小,可以帮着平抑整个陕、甘、青三地的粮价和物价。>
三条长短不一的运河,确实是大手笔了,也是妥妥的公益工程。>
要想富,先修路,这句话落到西北地区,就变成了若想富,先修河。>
不管怎么说,河运的成本,肯定比陆运低得多了。>
左季高的缓进,仅仅是平定了胡乱而已。>
玉柱的缓进,不仅解决了绿营兵的安置问题,还解决了胡乱,更解决了水运的民生问题。>
美中不足的是,玉柱的登基大典,就被拖延了下来。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骗了康熙 最新章节第1015章 兵临喀什噶尔,网址:https://www.at888.net/307/307512/101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