仅是白马寺宏伟建筑群的一个附属部分,平地起楼,砖木结构,只有两层,立柱飞檐,雕梁画栋,小巧玲珑。上层竖着一个招牌,从上往下写了两个字“钟楼”;下面横挂着一个匾额,从右至左写着四个字“马寺钟声”。钟楼的后面,绿树环绕。若单看钟楼,虽然不那么高大雄伟,但很是清雅,特别是与周围环境非常和谐,显得妥帖、精致。
顾名思义,钟楼就是用来置钟的,但是古代的钟,分为特钟和编钟,特钟单独挂在木架上,每架只有一枚,编钟却有多枚,大小不同,挂在同一个木架上,用来奏乐。
汉代以来,随着佛教的传入,钟的形体开始发生变化。到了南北朝时期,由于受到印度圆口钟的影响,我国出现了形如瓦罐的圆形钟。从此,在历代宫廷雅乐中所使用的编钟多呈圆形。在保留“钟”的最原始意义的基础上,圆形钟也成为人们心目中神圣器具的象征。编钟对于一般人来讲,不会过多地接触它,而圆形钟,我们则见得多了,佛寺之内,钟楼之上,使用得最多的就是这种钟。
“其实这钟还有一个神奇之处,在这洛阳城还有一处钟楼,与这白马寺的钟楼很远,但是只要白马寺的钟一响,城钟楼的大钟就应声而和。那边响几下,这边也响几下,所以民间流传着“东边撞钟西边响,西边撞钟东边鸣”的佳话。”这个也只是江随云听过的民间传说,毕竟没有人能同时出现在两个地方去听钟声。
人们谈起这种奇妙的现象,总是夸白马寺的大钟,这真是一个宝贝呀,你看它一响,洛阳城钟楼的钟就得应声附和,看来白马寺的钟是老大,洛阳城钟楼的钟是老二。
其实这洛阳城的这口钟才是宝贝呢,你看它不用人力撞击就可以发声,这是多么神奇的事情!也有人说,这两口钟都是宝贝,它们有缘分,所以才这样彼此牵挂!看这话说得有理,说不定这两口钟是一雌一雄,心灵相通,所谓“身无彩凤双飞翼,心有灵犀一点通”,人家才是真正的知音呢!
也许这是由于两口钟的音律相同,所以才能产生共鸣,加上过去高楼不多,村落稀疏,所以两口钟可以彼此应和。
如果传说是真的,那洛阳城钟楼上的大钟,在应和时,钟声肯定也不会太大。只是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,都爱渲染此类佳话,老百姓出于对本地风物的热爱,也会主动去传播这些趣事,这是可以理解的。同时,文人们在赞扬洛阳八大景的时候,少不了歌颂一下马寺钟声。
“别管这钟了,还是管管我的胃吧!饿了!”旅游跟逛街一样都是一项耗费体力的运动,凌筱筱现在十分需要补充能量。
“好啊!那咱们是在寺里用斋饭还是到外面去吃?”江随云笑容满面宠溺的问道。
“去外面吧,不想吃斋饭,刚刚我看寺庙外有很多小吃。”在饿的时候,吃素是喂不饱凌筱筱童鞋的胃的。
寺庙外的摊位都是依靠游客存活,自然一个个都热情的不得了,弄得凌筱筱都不知该坐在谁家,最后还是选了个干净的老夫妻的面摊前,一是尊敬老人,他们很不容易,二是因为他们温暖知足的笑容,这种笑容最让人舒服。
不过两人自然不可能只吃面,也让人在附近的摊位上买了许多小吃,只不过他们同时带来了一个不是很让人愉快的信息。
“夫人,我发现那个摊位上的几个人,跟了咱们好几天了,一开始我们还以为是碰巧,但现在看来是故意的。”雷雨伏在凌筱筱耳边用很小的声音说道。
“知道是谁的人吗?”凌筱筱一阵无语,老天爷就是见不得她开心啊!她已经很努力的在做善事了,还想如何啊!
“还不知道,已经让人去查了,咱们的人主要都在扬州和长安,洛阳这边”她们密营不过才发展一年,能力有限啊!
凌筱筱想回头去看却被江随云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携子穿越来种田 最新章节275 蜜月游,网址:https://www.at888.net/157/157211/275_2.html